鄉村旅游發展三個基礎?
2021-09-14 16:47:24來源:zhao_admin 要聞 編輯:眾創汽車資訊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要振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是重要途徑。發展鄉村旅游,既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可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注重鄉土味是發展鄉村旅游的根和魂
中華文明本質上是農耕文明。鄉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和秘境,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根基和依托。鄉村文化能夠快速喚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情不自禁的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這是吸引人們前往鄉村進行旅游活動的核心驅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边@是指導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原則和根本遵循。
鄉村旅游的“鄉土味”,核心在于它所蘊含和承載的鄉情鄉韻鄉愁、鄉音鄉俗鄉禮。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十里言不同,十里俗相異。鄉村真正的價值是體現中華文明、涵養文化之根。增添鄉村旅游的“鄉土味”,就需要深入挖掘當地的鄉村民俗、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著力建設體現鄉土文化多樣性,具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和民族特點的特色鄉村,形成符合實際、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二、旅游生活化是發展鄉村旅游的主要方向
鄉村有著人們渴望的原生態風景和原真性人文,古樸純真,恬淡靜謐,原汁原味,簡單知足。
鄉村不僅僅是一個生產糧食的地方,還是一個親近大自然、返璞歸真,醫治現代工業文明“創傷”的地方。鄉村旅游首先是一種生活方式,然后才是一種旅游方式。未來,鄉村提供的主要旅游產品,不僅僅是自然、人文景觀,還有天人合一的鄉村慢生活體驗。以鄉村旅居為代表的鄉村旅游,能夠有機地將居住和旅游融為一體,達到生活和工作無間相融的生命狀態,這是我國未來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標定位。
鄉村旅居給都市人提供的是一種不同于城市環境的生活體驗,是“入世”與“出世”之間的一種空間轉換,也是工作與休閑之間的一種時間緩沖;是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鄉村社區生活,而非簡單創造一個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觀光旅游景區;是渲染一種與原住民心相印、手相牽的生活氛圍,而非成為“家住對門不相識”的匆匆過客;著重滿足人們的“世外桃源”情結,消釋人們的“鄉愁”心結,體味鄉村生活土、野、俗、純、真、古的意境和意蘊。當前,張家界鄉村亟需解決完善的是配套建設水、電、路、通信、廁所、停車場、垃圾收集和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擯棄不文明、不衛生等不良生活習慣,增強旅游服務功能,優化旅游消費環境,加快開啟鄉村旅居新時代。
三、游客停留的時間是發展鄉村旅游的關鍵著力點
發展鄉村旅游不是簡單追求游客數量的爆棚,關鍵在于留住他鄉人的心。留住心就留住了時間,就增加了單位游客消費支出的機會,外鄉人有了快慰,本地人就有了收入。
要切實加強規劃引領,在妥善保護自然生態、原居環境和歷史文化遺存的前提下,加快編制完善張家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制定、實施張家界鄉村旅游標準,有區別、有層次、有步驟地開發建設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駕露營、戶外運動、養老養生等高品質復合型鄉村旅游產品,重點抓好“十線百村十五鎮”建設,實現“吃住行游購娛養育靜”等功能要素的合理集聚,做好一切接待服務工作,最大程度滿足游客旅游需求,盡可能延長游客在當地的停留時間。要著力引導農民從分散、零星的旅游接待活動轉向組織化、規范化經營,由自給自足、獨立運作的接待經營戶轉為分工協作、配置合理的接待經營體系,在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上狠下功夫,實現田間地頭做產業、唱著山歌搞旅游,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發展品質,持續擴大鄉村旅游綜合效益。
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扎實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帶動鄉村休閑旅游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旅游對于國人來說,是一次歷史之旅、心靈之旅和朝圣之旅;對于外國人來說,則是一次文化之旅、探秘之旅和風情之旅,前景十分光明,市場潛力巨大,未來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