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農村產業發展困難的原因是什么?
2022-05-07 04:30:34來源: 品牌農業 編輯:眾創汽車資訊網
分田到戶,又使農業變成了小農經濟。種地收入太低,外出打工顧此失彼。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相互不能幫扶。解散集體,看似農民獲得了自己,而實際農民又沒有了紀律性,變成了無組織無紀律。農村再也沒有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辦不了大事,也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富裕,共同的富裕。
現在,組織起來一起前進很難,退回去思想無法統一。扶貧,可以幫錢,但怎么扶能力,人與人之間的確差別很大,能力的平衡只能靠集體。
現在中國農村養殖業,種植業,都存在哪些問題?
農村的養殖業,種植業,存在兩個大問題,一,生產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增加。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設有市場預測,供大于求,造成農產品銷不出。三,追求經濟效益,自解有余,還要進口,造成農產品集壓,銷不出去,種養業出路?
農業生產遇到瓶頸,新型農業合作社困難重重,該如何破解?
謝謝小秘書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F在的農業生產已經不能和十多年前的小農戶的農業生產相提并論,農機化的發展和科學種植技術的進步,已經讓農業生產慢慢走向科學種地和科技農業,雖然,有些山區丘陵地區仍然變化不大,這里不表。務工大潮和不愿種地的80 90后越來越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興起解決了一部分難題,特別是近些年承擔很大農機社會化服務的農機合作社,幫了越來越多的忙,但是,優勝劣汰,多少農機合作社因為政策和補貼興起卻又衰落。要想不被時代淘汰,作為合作社的帶頭人,這些帶頭人一般都是農村的村干部、種糧大戶、返鄉創業者,頭腦要靈活,怎么在日益競爭的農業生產過程中爭得一席之地。我覺得,首先吧,要對合作社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確一個自己的主營業務,是農機化服務還是維修,還是托管種地,做好一個品牌,讓農民認可你,慢慢發展多項農事服務,比如農資啦,農機維修啦,發展綜合農事服務。其實,讓農民認可也不難,服務意識要到位,誠信意識也很重要。另外一個也愈發重要了,要注重跟村兩委、縣市農業部門的關系?,F在種地吧,糧食價格低,很多合作社都虧錢,但是國家其實每年的各項補貼真不少,就我知道的就有良種補貼、輪作補貼、休耕補貼、深松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所以,怎么拿到補貼,拿到配套的項目,也是一個技術活,不過我說的可不是通過賄賂別人拿到項目,而是要做出特色來,說個現象,其實很多縣都需要典型,有了典型他們才好給錢,縣里市里都不缺項目不缺錢,缺的是有亮點能為他們的年終總結做出亮點的扶持對象。所以,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