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雨后會長一種叫“雷公屎”的膠狀物,可以吃嗎?有什么營養?
2022-03-28 10:28:20來源: 品牌農業 編輯:眾創汽車資訊網
所謂的“雷公屎”又名地木耳、地皮菜、地軟、地衣,其外形像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野菜,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地皮菜曬干后可終年食用,在《本草綱目》中地皮菜被譽為“肥絕佳食”。
小時候每當夏日一場雨過后,奶奶就會放下手里的針線活,挎上籃子,顛著腳步帶著我去地里揀地皮菜。奶奶經驗豐富,知道哪里的地皮菜長得多、長得好,一找一個準,剛揀起的地皮菜混著泥土的清香,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奶奶最喜歡用地皮菜來做餡換制作“包子”,吃起來味道很鮮美。
地皮菜在雨后生長速度很快,一夜就能長一大片,看上去黑黑軟軟的,因此又名“雷公屎”。地皮菜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凡是潮濕的山丘、砂石、砂土、草地、田埂以及近河堤岸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地皮菜的生長只需要適宜的水分和溫度,不需要施肥培育,是純天然的綠色食材。
注意:地皮菜生命頑強,耐干旱,即便干至手搓即碎時,遇水亦能生長。此外,地皮菜也很耐寒,能忍耐零下30℃的低溫,即便是寒冷的南極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每年的3~10月,當氣溫在20~28℃,空氣濕度大或者雨后時,是地皮菜的最佳采摘期,吸水的地皮菜會快速膨大,韌性好,比較容易采收。
地皮菜是一種無根無葉、無花無果的藍藻類植物,早在2億年前地球就已經存在這種生物,可以說地皮菜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地皮菜本身能夠固定空氣中游離的氮,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能夠促進其它植物的生長,有利于植物“開疆擴土”,具有非常高的生態價值。
地皮菜的分布特點南坡多于北坡,鈣質豐富的環境明顯比普通環境含量多。地皮菜在惡劣環境下可以休眠幾十年,一遇水就會快速恢復生機,因此地皮菜在雷雨季節比較常見。
地皮菜有什么營養價值?地皮菜營養非常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磷、鋅、鎂、鉀、鈉、錳、硒等多種礦物質,其蛋白質含量高于雞蛋,吃地皮菜是人體蛋白質的很好來源,有“素中之葷”的美譽。
地皮菜脂肪含量少,鈣含量特別多,每500克地皮菜約含鈣2000多毫克,遠高于普通蔬菜。地皮菜中蛋白質的含量占總干重的23.5%~25.6%,可謂是一座優質的“蛋白質寶庫”。此外,地皮菜中含有18種氨基酸中的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有利于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
地皮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吃起來非常鮮美,在餐桌上非常受人青睞。不過地皮菜有一大缺點就是“特別難洗”,由于其生長在泥土或者砂石上,清理的時候要去除里面含有的雜草、泥土、砂石,清洗要特別有耐心。
溫馨提示:在這里教大家一個小妙招,那就是用淘米水來清洗地皮菜,淘米水吸附能力強,相對容易清洗掉地皮菜上附著的泥沙,反復淘洗幾次就會比較干凈。
地皮菜吃法多樣,炒、涼拌、煲湯均可,可葷可素,不過我認為最好的吃法是制成“地皮菜包子”或者“地皮菜蛋花湯”,很美味。
地皮菜喜歡生長在無污染的環境中,近年來雖然化肥、除草劑的使用,以及空氣的污染,野生的地皮菜也變得越來越少,這種曾經在農村很常見的野菜在網上可以賣到上百元一公斤。
總結,地皮菜是我國傳統的野生資源,一般生長于非耕作的土地上,隨著人們對荒山荒坡的開墾,天然的地皮菜資源越來越稀缺。地皮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色香味俱佳,具有很高的開發和利用價值,雖然看上去可能很臟,但是人們卻把它當寶貝去撿,而且價格還很貴,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山珍”!
你吃過“地皮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