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鄉村搭建電商平臺?
2021-06-22 10:20:00來源:zhao_admin 三農觀察 編輯:眾創汽車資訊網
農村電商是未來極具潛力的市場。2014年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就開始將目光聚焦農村市場,啟動了“千縣萬村農村淘寶計劃”,宣布在未來3—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一個覆蓋1000個縣、10萬個行政村的農村電商服務體。目前農村都開始搭建起來了電商平臺,例如村郵樂購、農村淘寶、淘實惠、樂村淘、農芯樂等等。
下面我們拿山西的兩個平臺說一下,山西本土兩個進軍農村的電商平臺樂村淘、農芯樂兩個電商平臺也與2014年、2015年相繼成立。
4月26日,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委日前制訂并發布了《關于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的行動方案》。方案提出,挖掘農村電商消費潛力。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充分發揮郵政系統、供銷社系統現有農村網點布局優勢,支持電商和物流企業向鄉鎮農村延伸。鼓勵供銷系統年內重點建設100個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新建和改造3 萬個鄉村信息化綜合經營服務網點。面對強烈的政策強化導向,農村電商的發展模式如何?將來的前景又在哪里?
電商巨頭兩年前就瞄準了農村市場
早在2009年,隨著電商發展,在江浙地區便出現了大量網商聚集村落,即村民以淘寶為主要交易平臺,從事網上商品買賣活動,阿里將這一優勢順利延續到農村電子商務中來,據阿里研究院統計數據表明,2015年,全國共有780個淘寶村,同比增長268%,覆蓋了17個省市地區。其中僅浙江一省就發現了280個淘寶村。在這780個淘寶村中,活躍的網店數量超過20萬個,其年交易額從1000萬元到上億元不等。2014年阿里巴巴啟動“千縣萬村農村淘寶計劃”后,宣布在未來3~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一個覆蓋1000個縣、10萬個行政村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將其電子商務的網絡,覆蓋到全國1/3強的縣以及1/6的農村地區。阿里在農村市場布局謀劃時,其他電商巨頭也不甘示弱。京東、蘇寧等電商也相繼開啟下鄉戰略。京東在全國范圍內迅速鋪開縣級服務中心和鄉村推廣員的招募,截至目前,京東鄉村推廣員人數已達到15萬,服務15萬個行政村;京東縣級服務中心超過1100家;京東幫服務店布局超過1300家;地方特產館、特產店已達到600多家。至于蘇寧,2015年1月才提出農村電商計劃,到11月實際已建成1000家蘇寧易購服務站。
本土農村電商平臺崛起
山西本土的農村電商平臺也在迅速成長,山西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山西“樂村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樂村淘”進軍農村的模式是,將原有的小賣部升級為線下體驗店。較之城市沖動型消費為代表的購物習慣,農村用戶則是理性消費占據上風,價格敏感型消費人群。想要取得他們的信任,并非易事?!皹反逄浴惫P部經理蔡菁說到,小賣部是農村最普及的線下消費場所,而作為農村“微型”的人員及物流集散地,深受村民們的信賴和喜愛,所以借此優勢,將小賣部升級為線下體驗店是最有利于村民了解電商的渠道。樂村淘第一家農村體驗店于2014年10月誕生于山西太谷縣朝陽村,一經問世即受到村民關注,而后才將這一接地氣的模式快速推廣開來。通過低成本、低門檻的電商扶貧模式,將各個村里的小賣部升級為村級體驗店,每個體驗店的店主,都是本村村民,同時每個縣都會建立一個縣級管理中心,負責服務、培訓體驗店。到今年1月份,樂村淘已經覆蓋全國25個省、500多縣,建成6萬余體驗店。而山西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下鄉”似乎更具優勢,因為是由山西省供銷社下屬的企業投資組建的專業化第三方涉農電子商務平臺,2015年8月正式上線運營,通過借助省供銷社遍布城鄉的網絡體系,直接搭建線下服務網點,承擔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任務。今年3月份,山西省農業廳市場信息處公布了“重點電商企業在我省各縣的布局情況”,本土電商更加樂觀一些:樂村淘在全省的98個市縣建設了縣級管理中心,山西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的“農芯樂”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在全省34個市縣建設了縣級管理中心。而阿里巴巴集團只在我省內4個市縣建立了“農村淘寶”電商運營中心, “蘇寧易購”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在我省48個市縣(區)建立縣級農村電商易購服務站,京東在我省52個市縣(區)建立縣級服務中心,研究分布名單就會發現,全省十一個地市幾乎都有“電商”的身影。
創新運營模式 解決“買”“賣”難題
電商平臺模式的搭建是競爭的基礎。一般來說,農村市場主要存在買難和賣難的兩大問題。買難,貨品少,假貨多,購物難;賣難,信息不暢,物流不暢,農產品難以外銷。蔡菁告訴記者,針對農村買難賣難的問題,樂村淘采取了雙向O2O的運營模式,第一個是“走進”農村,幫助農民解決買難的問題,直接和廠商對接,把廠商的優質價廉的商品引進到農村;還有一個就是“走出”,幫助農民把地方的特色產品通過樂村淘平臺賣向全國。為此,專門開設了一個B2B子平臺———樂村淘特色館。從2015年9月上線到現在已經有近50個縣成功開館,而且各縣特色館均有銷量,其中原平酥梨線上線下成功銷售635萬元,襄汾、運城蘋果銷售358萬元,靜樂、嵐縣的土豆銷售459萬元,柳林紅棗銷售213萬元等等。京東則更進一步,采取農村電商“3F戰略”,即工業品進農村戰略、農村金融戰略,以及生鮮電商戰略。京東充分發揮電商優勢,讓工業品下鄉,消除城鄉價格差異;農村金融戰略,瞄準村民“借錢難”問題,通過在金融領域的布局,讓農民簡單、方便地以合理的利息拿到貸款;生鮮電商戰略,瞄準農民“賣東西難”問題,打造生鮮電商,讓優質生鮮產品從產地直達消費者餐桌,省掉中間流通環節,以價格杠桿引導農民種植綠色安全農產品,幫助農民增收。
完善物流體系 解決“最后一公里”
“電商下鄉”正在改變著原有的農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農村市場也被賦予了太多的期望,但物流體系不發達一直被認為是農村電商的痛點?!霸谡麄€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撐體系中,物流被稱作電商的CPU,它決定了電子商務是否可以做大做強?!鄙虅詹垦芯吭弘娮由虅昭芯渴腋敝魅螐埨蛟鴮γ襟w表示。農村物流不發達、配送成本高,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難度大。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9月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高達六成的農村居民認為快遞收件不方便。通??爝f只能送到縣城或者鄉鎮一級,但是農戶要把產品拿到手里,還得再坐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公共汽車,雖然一些商品網上有價格優勢,但是算上農村用戶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使得其價格優勢大打折扣。然而,國家層面以及電商企業本身對農村電商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也在正在逐步推進。蔡菁介紹道,樂村淘創立了“樂6集”這一獨特的銷售模式,簡言之就是“網上趕集”,逢6趕集,村民可以選擇每月6、16、26日網上購物下單,通過集中下單,集中發貨,集中運輸,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讓農民獲得更大的實惠。在今年中央發布的“一號文件”中,重點強調了對農村電商發展的基礎設施支撐,提出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開展冷鏈標準化示范,實施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以及實施“快遞下鄉”工程,加快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亦被直接寫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披露的未來五年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中,提到“實現村村直接通郵”,這也意味著農村電商發展“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難題將有望得到實質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