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農民怎么繳納養老保險?
2021-06-13 18:41:39來源:zhao_admin 三農觀察 編輯:眾創汽車資訊網
被征地農民繳納養老保險的方式
(1)被征地時,年滿16周歲至45周歲以下的被征地農民,在被征地時先一次性按不同的繳費年限繳納養老保險費,45周歲以上的一次性繳納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為被征地時上年度全縣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比例為20%。
(2)被征地農民一次性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個人和集體負責60%,財政負責40%的比例共同負擔。
(3)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被征地農民,按其實際繳費基數的8%,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有什么好處?
??參加農轉非養老保險的人,不同年齡段享受的待遇不同。 第一年齡段人員享受哪些社會保障項目? 一)、一次性發放基本生活補助費。從不滿一周歲發放2500元為起點,每增加一周歲增發500元,依此類推,滿15周歲不滿16周歲發放10000元; 二)、一次性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至同一繳費年度底,享受相應時間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一個結算年度內累計最高支付限額10萬元,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規定的住院醫療費,起付標準以上部分,按如下比例報銷:三類收費標準醫院70%,二類收費標準醫院60%,一類收費標準醫院50%。今后由本人自行續保,繼續享受相應醫療保險待遇。 第二、三年齡段人員享受哪些社會保障項目? 一)、達到退休年齡(女年滿55周歲,男年滿60周歲)時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及其以上的,按規定計發基本養老金,今后享受國家政策性調待 二)、一次性繳納一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大病醫療互助費享受一年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
??一個結算年度內,起付標準以上,住院醫療費用8萬元以內,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共同負擔。其中個人負擔比例按下設分段與自負比例累加計算:1萬元以下的個人自負比例按一、二、三類收費標準醫療機構分別為12%、9%、5%;1萬元以上,8萬元以下的個人自負比例按一、二、三類收費標準醫療機構分別為8%、5%、4%;住院醫療費用8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個人自負比例為6%。
?? 三)、未就業的,可按月領取不超過兩年的基本生活補助費,現標準為680元/月。 第四年齡段人員享受哪些社會保障項目? 一)、一次性補繳1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從退休審批的次月開始計發基本養老金,今后享受國家政策性調待。 二)、在世時,長期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一個結算年度內,起付標準以上,住院費用8萬元以內的按二、三年齡段人員自負比例的60%自負,;8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個人自負比例為4。8%。 三)、去世后,其家屬在30日內攜帶其死亡證明、火化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申領其喪葬費,標準為4個月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好像一旦土地被蒸熟了,那么它們很可能就會得到相應的補償,然后他們就會交納更多養老保險,那么他們到達收徒,拿到更多養老保險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