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晚稻種什么品種好?
2021-06-08 23:05:17來源:zhao_admin 三農觀察 編輯:眾創汽車資訊網
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繼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調優農業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引導我市農民科學選用優良品種,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實現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近年來我市引進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情況,結合生產實際,現重點推薦一批適合我市各地種植的優良品種供各縣(區)農技部門和農民朋友參考。
今天,先看水稻優新品種
常規優質稻
1、粵標5號(粵審稻2015031)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稻品種。于2015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1~115天。該品種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等,植株矮壯,抗倒力強,耐寒性中強(孕穗期和開花期均為中強),后期熟色較好。千粒重22.8克,平均畝產475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1級。高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建議我市各縣(區)進一步擴大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2、南晶占(粵審稻2015032)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稻品種。于2015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4~119天。該品種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等,植株矮壯,抗倒力強,耐寒性中(孕穗期和開花期均為中),后期熟色較好。千粒重21.0~21.6克,平均畝產447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1級??沟疚敛?,中感白葉枯病。建議我市各縣(區)進一步擴大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按常規栽培管理。
3、華航33號(粵審稻2014002)
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稻品種。于2014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1~112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植株偏高,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穗較長,抗倒力中強,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千粒重19.8~20.2克,平均畝產480公斤,米質未達優質等級。中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建議我市各縣(區)進一步擴大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防治稻瘟病。
4、華航38號(粵審稻2016003)
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稻品種。于2016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1~113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抗倒力中強,后期熟色好。千粒重23.4~25.0克,平均畝產452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優質3級和省標優質3級。中抗稻瘟病,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弱。建議我市各縣(區)進一步擴大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防治稻瘟病。
5、莉苗占(粵審稻20160033)
佛山市農科所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稻品種。于2016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113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抗倒力中等,穗大粒多,后期熟色較好。千粒重22.4~22.61克,平均畝產486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優質1級、省標優質1級。高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弱。建議我市各縣(區)早、晚造引進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晚造種植應及早播種;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6、粵泰油占(粵審稻20170004)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稻品種。于2017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114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等,抗倒力強,后期熟色好。千粒重20.9~21.3克,平均畝產482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省標優質3級??沟疚敛?,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建議我市各縣(區)早、晚造引進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按常規栽培管理。
7、粵美占(粵審稻20160034)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稻品種。于2016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113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適中,分蘗力、抗倒力中等,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千粒重22.6~22.73克,平均畝產491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省標優質1級??沟疚敛?,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建議我市各縣(區)早、晚造引進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8、江航絲苗(廣東省第四十八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審定通過,暫未發布審定編號)
江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稻品種。于2016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113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植株矮壯,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抗倒力中強,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千粒重22.4克,平均畝產450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優質和省標優質1級??沟疚敛?,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建議我市各縣(區)早、晚造引進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按常規栽培管理。
9、大豐糯(粵審稻20160037)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感溫型常規糯稻品種。于2016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113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等,抗倒力強,后期熟色好。千粒重23.7~23.84克,平均畝產432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優質、省標優質??沟疚敛?,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強。建議各縣(區)在非稻瘟病區引進小面積試種。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上要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優質雜交稻
1、Y兩優305(粵審稻2016025)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選育的感溫型兩系雜交稻組合,是省農業廳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果品種之一。于2016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1~114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抗倒力中強。千粒重25.3~26.1克,平均畝產550公斤。豐產性較好,米質未達優質等級。高抗稻瘟病,高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建議我市各縣(區)早、晚造進一步擴大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特別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2、德優華占(粵審稻2015046)
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感溫型三系雜交稻組合。于2015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5~117天。該品種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強,抗倒力強。千粒重21.3~22.1克,平均畝產465公斤, 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3級??沟疚敛?,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建議我市各縣(區)早、晚造進一步擴大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3、順兩優1179(粵審稻2015059)
廣東華農大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弱感光型兩系雜交稻組合。于2015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7~120天。該品種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弱,抗倒力強。千粒重25.1~26.4克,平均畝產512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3級。高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建議我市各縣(區)晚造進一步擴大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4、豐田優618(粵審稻20160056)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弱感光型三系雜交稻組合。于2016年引進我市種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5~116天。該品種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強,抗倒力中強。千粒重22.5~23.1克,平均畝產488公斤, 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3級??沟疚敛?,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強。建議我市各縣(區)晚造進一步擴大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5、育兩優1173(粵審稻20170041)
廣東華農大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感溫型兩系雜交稻組合。于2016年引進我市試種,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0~112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等,抗倒力中等。千粒重22.1~22.6克,平均畝產623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3級。高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適宜我市各縣(區)早、晚造引進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按常規栽培管理。
6、恒豐優3512(粵審稻20170037)
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感溫型三系雜交稻組合。于2016年引進我市試種,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1~112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等,抗倒力中強。千粒重25.5~26.4克,平均畝產605公斤。米質鑒定未達優質等級??沟疚敛『桶兹~枯病,耐寒性中弱。適宜我市各縣(區)早、晚造引進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按常規栽培管理。
7、勝優黃占 (廣東省第四十八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審定通過,暫未發布審定編號)
廣東鮮美種苗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感溫型三系雜交稻組合。于2016年引進我市試種,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114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強,抗倒力中強,千粒重24.6~25.2克,平均畝產515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3級。高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強。適宜我市各縣(區)早、晚造引進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適當密植,早施重施分蘗肥,增加有效分蘗數。
8、野優9號(廣東省第四十八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審定通過,暫未發布審定編號)
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感溫型三系雜交稻組合。于2016年引進我市試種,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0~112天。在我市種植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抗倒力中強。千粒重21.4~22.0克,平均畝產467公斤,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2級??沟疚敛?,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適宜我市各縣(區)引進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白葉枯病常發區慎重選擇使用。